“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,都不气馁、不放弃,誓要保证项目如期并网。”18个月前,宝塔山下,西北区域公司的7名建设者在该公司总工程师房公柱的带领下,面对党旗宣誓明志,铮铮誓言在革命圣地上空久久回荡……他们带着万丈豪情,投入到火热的项目施工建设中,18个月后,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,12月16日0时18分,延安人生就是博蟠龙风电项目一期50MW顺利并网运行。
“路通了!”在嘈杂的作业现场,该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才宇擦了一把脸上的泥水,将手机紧紧的贴在嘴边,沙哑的声音将这短短的三字汇报传递到了西北区域公司本部,电话的那头除了喜悦还有些许震惊。原来就在3天前,延安突降暴雨,施工道路被冲毁近20公里,所有施工车辆、设备都停在了路上,施工一度受阻。眼看半年来努力追赶的进度又要被这场大雨带走,项目不答应,才宇更不答应。
从8月23日到25日连着三天,才宇一直在现场,硬是盯着堵路的泥石被一点点清除,原本要7天才能疏通的道路,3天就顺利通车了。
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,喝完的红牛和咖啡堆成了小山,3天才宇仅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。“一方面是心里急,工期容不得半点延误。”才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“另一方面,安全是天大的事,比工期更重要,这种大型作业必须有人现场监督,我曾经干过安全,在现场盯着我心里有底。”
一个微笑换来一片真心
“这大风机是怎么发电的?”该公司工程部武国祥总能听到村民发出这样的疑问,“我们要让老百姓了解新能源发电,把国家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政策宣传出去。”武国祥说。项目全体人员利用空闲时间,挨家挨户为村民进行讲解,经过5个人、50多天、近2个月的轮流宣传,让村民们知道了新能源发电不仅能让大家用上“绿色”的电,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,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。
“现在我才知道,这个大风车不烧煤、不烧碳,对环境还有好处,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呀!”村民大爷说。据测算,该项目一期并网投产后,每年发电量超过一个亿,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,可替代约3万吨标准煤,减少烟尘排放近46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万吨,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革命老区的绿色新名片。
一场疫情见证一份坚守
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,负责项目建设的所有人,第一时间召开复工复产会议,第一时间做新冠肺炎核酸检测,第一时间来到项目建设现场,第一时间给政府报送所有复工复产人员信息。西北区域公司总工程师房公柱说:“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加快推进项目开复工,既要与先进单位对标,还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,确保各项工作在节点计划内,实现项目如期并网,打赢这场阻击战!”
受疫情影响,项目建设工期延期了15天,但是项目建设人员用他们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,划分施工单位协调、设备催供、安全管理、资金保障责任区,挂图作战,带指标上阵,不仅逐渐追回了延误的工期,反而提前16天实现了项目一期并网。这背后有王宝泰连续45天不回家坚守项目的毅力;这背后有秦世君发烧三天仍坚守在岗位上的付出;这背后有张小强经常在夜间监督施工的坚持;这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巨大付出!一场疫情没有击垮这个团队,反而让这个团队更加坚固!